河北宏光銅雕廠了解到在過了中秋節后在廈門市繁華的中山路商業步行街,有一組特殊的城市雕塑三個巨大龜形象的“粿印”。這是海內外唯一的一組以糕餅模子形象制作的城市雕塑。
這個雕塑的確切稱呼是“紅龜粿印”,閩南人就這樣稱呼它。在天津一般稱為糕;蛟嘛災W。三個一組的雕塑,通體大紅色,錯落排列,上面都有陰刻的烏龜圖樣,龜頭龜尾龜板圖案清晰好看,龜板上都刻著“福祿壽”字樣,在每個雕塑圖案的偏上方,還分別刻了一個高浮雕的立體小龜,涂成了金色,動感十足,更增加了這座稀有雕塑的美和趣國內很多地方,人們曾經甚至仍在使用著眾多且不同的糕餅模子。
然而,其制作歷史、形狀、圖案、材質和叫法卻有所不同。例如,天津人叫月餅模子,以福、壽、喜為主的各類吉祥文字圖案的比較多;山東人稱餑餑磕(讀卡)子,魚、蓮蓬以及各類小動物的形象又極豐富;到了浙江一帶,則叫印糕板,龍鳳、八仙圖樣的各類吉祥圖案幾乎都有;在廣東和福建則多稱餅印或粿印,使用最多的是桃子、龜、魚、錢和八卦的形象。以廈(門)、漳(州)、泉(州)為主的閩南人制作粿印的一個突出的特色,就是把粿做成龜的樣子,表現了這一方土地的人們敬仰的“龜文化”。在閩南人看來,龜是健康長壽的象征。在中國人自古就崇尚“多福、多壽、多子”的追求吉祥的心理中,長壽是很重要的內容。在閩南,龜粿的使用一定要與紅色相配合,變成“紅龜粿”。不論是春節、中秋等喜慶節日中的祭祀、請客和拜訪親友,還是日常里婚嫁、生子、做壽、遷居等喜慶時刻的宴請、送禮,那里的人們都是必備紅龜粿的。河北宏光銅雕廠的雕塑作品眾多,其中園林景觀雕塑等作品非常出眾。
糕餅模子在用途上承載著一種“三結合”,即吃餅、祈福和審美,關系到飲食、祭祖拜神和對美的欣賞。所以,廈門市的這組粿印雕塑,不僅是糕餅飲食和糕餅模子的一般展示,而且也是生命祝福與生活審美的展示。它會使更多的人思考飲食背后的文化,品味祖國民俗傳統的悠遠、深厚和淳樸。河北宏光銅雕廠認為把廢物利用制成了城市雕塑非常好既節能又環保。